嘉兴的这只“小绿桶”,让垃圾分类不再难
来源:【嘉兴日报-嘉兴在线】

每天,小区居民把垃圾桶拿到小区垃圾分类投放点,由专人帮忙把垃圾清理掉,还会把垃圾桶洗得干干净净,小区居民有空时再把干净的垃圾桶取回家,这个垃圾桶叫“小厨余”。在秀洲区的不少小区里,这只“小绿桶”让垃圾分类轻松搞定。

今天上午8点多,秀洲区新城街道春晓社区佳园小区内,小区居民钱英说起“小绿桶”赞不绝口:“我们小区免费发放的两只‘小绿桶’特别好,两只桶,有换的余地,自从有了它们,垃圾分类对我来说简单了许多。”

钱英说的“小绿桶”是佳园小区内放置在垃圾分类处的“好嘞绿桶垃圾收集站”的厨余垃圾收集桶,2020年末小区为每户居民免费发放两只小绿桶,开启了“以桶换桶”的小绿桶模式。这个“小绿桶”模式,引起了大量居民的好评。

易腐垃圾是老百姓生活垃圾的重要组成部分,居民们几乎每天要与它打交道。如何将易腐垃圾正确分类和处理,成为垃圾分类中的一个难题。为此,秀洲区积极探索了垃圾分类新模式——“小绿桶厨余垃圾”运作模式,并在越来越多的小区里推广。
“以前到了夏天,垃圾桶尤其是易腐垃圾桶里,难免会散发出阵阵酸臭味。”“雨天又容易有脏水沿着筒壁流下来,脏了路面。”这是若干年前小区居民的体会。但是,“小绿桶”模式运行以来,垃圾清理体系逐步完善,小区的人居环境有了很大提升,道路干净了,酸臭味没有了,呈现的是美丽蝶变后的全新容颜。

记者了解到,佳园小区采用了一天两清的模式,在早上8点、晚上5点至6点都会有工作人员对“小绿桶”集中消毒清洗,工作人员会将放置在架子上的“小绿桶”进行称重,再将桶内的垃圾倒出,原有的塑料袋会被放置在其他垃圾内,工作人员会帮忙套上新的塑料袋,保证了桶内的垃圾不过夜。
“有了‘小绿桶’,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也让居民在放置厨余垃圾时更安心更放心。”秀洲区新城街道春晓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朱育奇表示,2017年底垃圾分类刚开始推行时,许多居民会将厨余垃圾放置在其他垃圾内,增加了社区工作人员和专职劝导员后期处理的难度。并且,厨余垃圾经常会有汤汁和尖锐的骨头,可能有造成划破垃圾袋和汤汁渗漏的风险。经过业委会商量后,打算开始推广使用“小绿桶”模式。“小绿桶”的推行,在源头上解决了厨余垃圾与其他垃圾混投的难题。

数字化也不断赋能垃圾分类工作,让“小绿桶”还有“大智慧”。佳园小区给每户居民提供的“小绿桶”底部都装有智能芯片。“我们的后台可以看见每户家庭产生厨余垃圾的量,如果有户人家的数据一直异常,小区的劝导员会直接上门了解情况。”朱育奇介绍道。目前,春晓社区中共有七个小区采用“小绿桶厨余垃圾”运作模式。
“当我操作起来困难时,劝导员就会在旁边耐心指导我,现在我用起来已经很熟练啦。”佳园小区居民陈杰站在可回收垃圾前,刷卡按照分类投掷垃圾,并且获得了相应的积分。劝导员钱文英表示,最近根据实际情况增加了“小绿桶”的抽检量和抽检次数,与第三方公司配合督查“小绿桶”的消毒清洁工作,通过社区与居民的共同努力,相互配合,大幅度提高了垃圾分类的效率和质量。
“高温天,垃圾量增多,我们也会及时和第三方公司沟通,进行应急处理。”佳园小区物业工作人员姚女士说。小区物业也加强了垃圾分类巡查密度,一起守护整个佳园小区的环境。

佳园小区在文明创建方面的人性化举措也让小区居民频繁点赞。当发现乱停车、乱晾晒、杂物乱堆放问题时,小区的物业和劝导员会耐心上门宣传,以刚柔并济的方法让小区居民在互相理解下共同助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创建。
据悉,佳园小区针对乱晾晒现象,正在规划建设集中的公共晒衣杆,同时考虑到残疾人朋友的停车需求,预计划定两个无障碍停车位。
本文来自【嘉兴日报-嘉兴在线】,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